close

2010年10月04日(星期一),哺乳生活第439天,BB滿1歲2個月又13天。

公司沒有集乳室,每天可憐的在廁所集乳外,還得時常忍受同事們的揶揄,初期因為容易漲奶,胸部變大成為話題,都過了1年多,上週部門聚餐時,又有人拿我擠乳和胸部的事當話題,說要在我喝雞湯前拍張照,喝雞湯後再拍張照,看胸部會變大多少,講這話的人是個主管,他是沒話可講了吧,把下流當幽默。餐後,我沒參加續攤KTV,那位主管又在現場大喊「擠奶的怎麼沒來」,我是沒名字嗎?還是"擠奶"巳經成為我的代名詞了?

台灣的哺乳環境不佳,哺乳媽媽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,應該為人民謀福利的立委都曾經失言,說出對哺乳媽媽大不敬的言論,更何況一般人,屬於弱勢團體的哺乳媽媽們不只會被男人調侃,以有色眼光看待,就連同樣身為女人,特別是未婚者、沒生過孩子的人或沒餵母奶的媽媽,因為沒有經歷過,無法以同理心對待,也會說出令人不悅的話語,所以遇到這種水準不夠的人,除了不予理會,否則還能如何。


http://udn.com/NEWS/OPINION/X1/5514763.shtml
讓哺乳媽媽勇敢曬太陽!

【聯合報╱張尤麗/台灣母乳協會創始人之一(竹縣竹北)】 2010.04.03 03:21 am


從立委涂醒哲以「難道是怕人說太小不好看?」「媽媽也很爽」來定調媽媽哺乳這件事,我想以一位哺乳過四年的媽媽身分來說,這樣的言語讓我很不爽,讓我感到深受歧視。因為哺乳不是為了讓人看,讓人看了我也不會爽的。有醫學背景的立委都如此歧視哺乳媽媽,遑論一般人。

我自己在哺乳過程中,飛機上、五星級飯店、公園等,我是無處不哺乳。因為寶寶何時要餓肚子,何時需要母親的撫慰,這是完全無法控制的。為了自己寶寶的生命安全,也為了不讓寶寶哭鬧去影響別人,所以我是無處不哺乳的。

但是在這樣的過程中,我發現,這個社會對於哺乳婦女,是深深歧視的。所以有哺乳婦女被趕出公共場所,有哺乳婦女怕被偷窺。母乳是為自己寶寶量身訂做,哺餵母乳可以讓寶寶健康有抗體;寶寶的健康基礎建立在喝母乳,而不是打疫苗或是吃維他命。哺乳媽媽讓國家降低寶寶的醫療成本,但是這部分沒有人感謝,沒有人肯定。

因為社會偏見,把哺乳定位成落後國家的行為。所以哺乳媽媽要遮遮掩掩,躲躲藏藏。社會的偏見,不是一時三刻可矯正。所以哺乳媽媽需要哺乳室,需要法規來保護。

哺乳室和法規讓媽媽知道,政府為矯正這偏見努力。就算是說說也好,至少讓哺乳媽媽知道,我們雖然孤單的努力,還是可以得到一些溫暖的。要先讓媽媽們有舒適而安全的地方哺乳,我們才能勇敢的出來曬太陽。

【2010/04/03 聯合報】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vanbaby 的頭像
    ivanbaby

    ivanbaby的部落格

    ivan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